何丙郁纪念馆
何丙郁纪念馆
姓名:何丙郁
忌日:2014.10.18
职业: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
    何丙郁(英文名:Ho Peng-Yoke,),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的重要研究成员和作者。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年轻的何丙郁就读于怡保圣·迈克尔中学(St. Michael),在15岁时考取剑桥学校文凭。因为太年轻,他没有被录取就读于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有强烈进取心的他,就在他父亲的私塾执教英语,并透过英国函授课程自修工程工艺。日军入侵前,他加入圣·约翰救伤队,并于1947年从英国政府处获得表扬勋章。1943年,他学习及精通于日语,并执教语文,当中一些前教师也是他的学生。他对语言的掌握大大助益了他今后的学术生涯。
    何丙郁没受过正规的华文教育,他透过听中文歌曲以及从父亲与一些访客的交谈中学习中文,其中他们包括王赓武教授已故的父亲王宓文。战后,他获得政府奖学金进入莱佛士学院念科学。像以往一样,他的推荐人是伍连德博士。1949年,何丙郁成为马来亚大学(马大)物理学荣誉学生,考获一等荣誉学位。
    他把全部的精力花在学术事业上,1951年在马大考取理科硕士学位后,何丙郁成为物理专业的助理讲师(1951至54年)和讲师(1954至60年)。1953年,当他开始他中国科学史的博士研究,专研晋书及隋书的天文学,他在学术专业上彰显了一项重要的转变。此通道的可能,在于他作为一位物理学家训练的前提下。李约瑟是何丙郁的博士生导师,这使他后来在剑桥大学成为一个关键的学术合作者。1960年,他成为物理系的科技史副教授,然而要超越此职衔感觉上并不容易。
    凭着此困境的深刻体会,何丙郁在1964年毅然接受了马大吉隆坡分校的中文系主任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中文系教授”。在那里,他集合了一群来自欧洲、美国、台湾和香港的著名汉学家为该系师资,并在几年内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系所之一。在他任职系主任期间,他也是大学委员会成员(1965至68年)和担任文学院院长(1967至68年)。
    在马大服务期间,何教授名副其实地回馈国家。在1969年的暴乱后,他成为国家咨询委员会两名高等学府代表中的其中一名成员。与此同时,他兼任拉曼学院院长。然而他更致力于研究工作过于当高官。1968年他受邀成为马大副校长候选人,但他婉拒了。他选择与李约瑟并肩埋首,带领《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第五卷第三及第四辑的研究工作。陈修信也“献议说服我加入内阁”,他再次礼貌地拒绝,理由是他在政治上缺乏兴趣或专长,而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工作(Ho, 2005)。
    何教授在1973年辞去马大的职位,并留下一个优秀的学术风气,从而让中文系具有成为世界上重要汉学研究中心的基础。同年,他受邀到布里斯本的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Brisbane)设立亚洲研究所,并成为所长。
    即使离开马来西亚,他仍然为国家利益考量。在1973年后期,何教授写了封私函给敦拉萨,报告中国的转变,这是他随同澳洲格里斯菲大学高级官员亲访中国时的发现。在1970年代初,与中国建交是项棘手、敏感又具争议性的问题。然而,何教授主动告知敦有关他“在中国所遇到的人以及中国对于其他国家和对于海外华人态度的总结”。据他了解,中国对于海外华人的政策是鼓励他们在海外取得公民籍。他认为,中-马正常关系在不久后将有可能建立起来的(私人通讯,2003)。
    任职所长的首五年,何教授为格里斯菲大学亚洲研究奠定了一个世界级地位的坚实基础。在1981至87年间他转调到香港中文大学领导中文系。在他事业的最后阶段(1990至2001年)担任了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中心主任。他为该中心巩固了其财务状况。
    身为一名国际称誉的学者,何丙郁的学术才能在不受政治疆界的限制下,真正是属于世界的。以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游走于三洲四国、香港和台湾的学术“漫游者”。
    何教授的背景允许他把他的教学及科学性的研究深入到跨学科的范围。他应用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天文学、数学、炼丹术和中华医药的研究中。他的作品对《易经》、炼丹术、手艺及技艺、中国科技史甚至是其它伟大亚洲文明的古代科学研究,有助于弥合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系。
    他的作品包括多于20多本书籍及专论、170篇著名学术和评论文章的刊物和书籍,并以英文、中文、日文书写,真正地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他的学术影响力落实于多个地区,尤其是在英国、中国、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澳洲、欧洲及美国。
    何教授以物理、数学、天文学为内容的作品也使他与李约瑟伟大的研究计划扯上关系。迄今为止,此与李约瑟合作的工作,产生了21卷由多种的中国科学、工艺及医药组成的文集。何教授与李约瑟的合作也使他产生了三卷独立书写的著作,即是发表于1976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3辑、第4辑(出版于1980年),以及第7辑(出版于1987年)。此外,他也负责其它两卷大部分的初稿工作。2014.10.18逝世於澳洲。

收藏 创建:2016-09-22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