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石
生辰:春秋
民族:汉
忌日:forever
籍贯:甘肃-武威郡
地区:朝歌
国家:中国
职业:无
信仰:无



石氏宗祠
         石氏始祖 ——石碏
     石姓是我国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居第六十三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
     石姓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据《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所载,春秋时,卫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本字应为“石”字旁) ,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庄公的庶子州吁喜欢打仗,当石蜡听说庄公要用州吁为将时,立即进谏说:“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庄公不听。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卫桓公。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跋扈,被桓公撤去将军,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为了寻求卫人的支持,州吁派石蜡之子厚向石碏请教。石碏假意为他们出主意,将州吁和厚诱骗到陈国,将其二人杀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是为卫宣公。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之宗。是为河南石氏。二是出自姬姓和子姓。据《春秋公子谱》所载,郑国(姬姓)有大夫石癸,宋国(子姓)有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是为河南石氏。三是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
     石姓郡望主要有武威郡、渤海郡、平原郡、上党郡和河南郡等。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藏(今甘肃武威)。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东汉、魏、晋或为郡,或为国。渤海郡,汉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一带)。相当今河北安平、山东无棣县间地。上党郡,战国韩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西汉移治长子。东汉末移治壶关。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咯阳市东北)。
     石姓又以“平原”等为其堂号。
     石姓最早发源于当时的卫国之地即今天的河南北部一带。以后便主要繁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向更广的地方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在北方形成了五大聚居地。历史上石姓有望出“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之称。唐时石姓已遍及北方广大地区,这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后赵、后晋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石姓的大举南迁也正始于此时。其中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元光入闽开辟漳州,五代之时,便已成为闽南地区的望族,石琚被尊为入闽始祖。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有石玉全开基福建南靖永丰里,其后子孙多迁居今台湾省。总之,宋、元以后,石姓便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明清时已遍及全国各地。
     石姓人物在历史上也可谓人才济济。战国时有著名的天文学家石申,他与甘德所测定的恒星记录,为世界最古的恒星表。东晋羯族人石勒,在北方建立后赵国,建都于襄国(今河北邢台),曾一度称霸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十六国”之一。五代时后晋的建立者石敬塘,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市)。宋初有画家石恪,通儒学,有辩才,又能诗文,擅画佛道、人物。清代有著名的画家石涛,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民间流传很多,著有《石涛画语录》。清末有太平天国要出的军事将领石达开,参加拜上帝会从事反清大业,被封为翼王,五千岁,为天国南征北战,夺武昌、破江南大营,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天京事变后,他回京辅佐天王洪秀全,因不被信任,负气出走,转战数省,1863年兵败大渡河,被杀。
    
    
     注:选自《中华百家姓图典》
    

 


石氏宗祠照片

管理本馆 活动年谱 纪念文选 历史相册 人物讨论 请您留言 相关连接